引子

阅读古代辞赋,常常为某些生涩字词而困扰,这无疑是理解辞赋文本的重要羁绊。某些孤僻字加了注音,对于全文朗诵有巨大帮助作用。然而,此类词汇注音后依然无法理解,在文尾附加必要的注释,对理解文章很有俾益。

关于词汇的解读,仅从《汉语大词典》里查询是不够用的。实际上,很多词汇在作者运用时,其含义有可能发生了重大改变,而这样的改变自然很难在工具书上查到出处。于是,就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辞赋训诂学。

第一节  训诂学与辞赋训诂学

在进行辞赋训诂学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训诂学的含义及作用。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引自百科词汇:训诂学)

关于辞赋训诂的解释,辞赋学界形成共同认知:辞赋训诂是一门专门性的工作,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历代辞赋学文献语言。辞赋学者王泽生认为:“辞赋训诂学是训诂学的组成部分,和训诂学同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

实际上,自汉以降,辞赋家们从未间断过对辞赋的研究。涉及到某些具体辞赋篇章,同时就进行了相应的辞赋训诂及考据工作。

训诂学从先秦就已经开始了,战国末期的《尔雅》被认为是最早的训诂学著作,而训诂学的传统观念形成于唐代的孔颖达,国学大师黄侃则创立了训诂学的现代观念。(引自百科词汇:训诂学)

辞赋训诂学,是由辞赋训诂而形成的体系学——包括对辞赋训诂和对辞赋训诂自身的研究。

辞赋训诂,又可称“辞训赋诂”,系赋学词汇,是辞赋考证学的近邻。训者,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诂者,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

从学科概念上分析:辞赋训诂,不等于辞赋训诂学。辞赋训诂学不等于辞赋词汇学、辞赋语义学、辞赋文字学。辞赋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辞赋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系统的科学。(引自《王泽生论辞赋训诂》)

第二节  辞赋训诂学的任务

某些辞赋文献包含辞赋注释及解析的内容,而这些“注释及评论”就属于辞赋训诂的范畴。例如,于海洲、于雪棠编著的《当代百家辞赋评注》,郭睿编的《文赋释讲》,李晖、于非编著的《历代赋译释》……

辞赋训诂学,其任务是分析古代辞赋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阐明辞赋训诂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辞赋训诂工作。功用是:指导古文辞赋教学,指导辞赋古籍阅读和整理,指导辞书编纂。(引自百科词汇:辞赋训诂学)

辞赋训诂学,是以古典辞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化学科。该学科偏重于研究古典辞赋的读音及词义,尤其对汉魏辞赋的语法、修辞、字义非常注重。在译解古代词义时,同时对辞赋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做了相关考证;从文学角度上,分析了辞赋修辞、辞赋语法、辞赋韵律等相关选项内容。

辞赋训诂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辞赋训诂学,包括辞赋音韵学和辞赋文字学,狭义辞赋训诂学,只是“辞赋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辞赋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首要任务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新训诂学是相对旧有的训诂学而言的。(引自《王泽生论辞赋训诂》)

第三节  辞赋训诂示例

千古名篇,往往因为某些生涩词汇而使其降低了可读性。辞赋训诂学,能够极大提升辞赋读者群的文学素养。辞赋训诂释义的过程里,逐步普及了古典文化知识,推广意义十分巨大。

以曹植的《洛神赋》开头为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这里有一个孤僻字“宓”,很多人不知此字的读法,在最初没有注音的情况下,多半会将此字误读为“秘”或者“必”,而实际的读音为“伏(fú)”。

作为人名来讲,一般读者知道读音就足够了。然而,真正的辞赋训诂,还要考证“宓妃”的来历: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阳。

以欧阳修的《秋声赋》为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这几句话从字面看,内容很简单。然而,某些人在阅读时,会出现这样的笑话:“欧阳子方、夜读书”,无疑是将“欧阳子方”理解为人名,而实际应是:“欧阳子、方夜读书”。这里的“方”的字义,就是“正当”、“恰在”的意思。文句读法停顿位置的不同,会使文句内容迥然不同。此例涉及到“辞赋句窦”的范畴,句内间隔属于更细微的知识点。

再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为例:“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

前几句话很容易理解,从“紫渊”对应“丹水”来说,“紫渊”无疑也是地名。而后面的“灞浐”、 “酆镐潦潏”等字较为孤僻。从偏旁来看,点水旁的字无疑是河水之名,而“酆镐”与“潦潏”在一起,从内容分析也是水名。详细的注释,可以找到这几条支流。这些生僻字,在注解里应该加上读音及具体地理方位解释。

第四节  辞赋训诂的书面语言障碍

凭借古籍善本,古典辞赋的生僻字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从文学发展来看,某些难写难认的生僻字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然而,在解读辞赋时,万万不可将这些生涩古奥字勾掉,这样就是明显的断章取义,赋文解释容易造成极大的偏差,甚或发生歧义。

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上,辞赋训诂面临的问题很多,具体操作有相当大的难度。辞赋训诂与其他文献训诂面临的困难基本是相同的,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文字障碍;二是词义障碍;三是语法方面的障碍;四是修辞方面的障碍。

一、文字障碍

1、古今字: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

2、通假字:用甲字来记录与甲字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的意义。

3、异体字: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

4、讹误字:古书在反复传抄的过讨校。

二、词义障碍:

1、不解古语:包括不理解方言、俗语、成语、典故等。

2、词义演变:包括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增加、减少等。

三、语法方面的障碍:

包括省略、倒置等

四、修辞方面的障碍:

1、互文见义。2、倒文。3、变文。

(上述四项内容引自百科:辞赋训诂学)

第五节  辞赋训诂与辞赋句窦

优美的辞赋华章虽然在史册中保留,当代人却很难看清其庐山真面目。后人引用时,仅挑出几句可以理解的只言片语,管窥一下,以为了解全豹之身。

两年前,辞赋学者蒋红岩从网上找到了元代郝经的《琼华岛赋》,不但全是繁体字,而且全无标点,不知文章应在何处结束,实在是大伤脑筋。经过反复斟酌和比对,终于将全文进行完整的断句,逗号、句号、分号的加入,并为其进行合理分段,使得文章怡然可读。随后,将《琼华岛赋》加入到百度百科之中,并对赋文中三处谬误作了“校订释疑”。可以说,《琼华岛赋》是辞赋句窦的成功典范。

针对古文献,辞赋句窦是辞赋训诂的先导。假如没有好的辞赋句窦,辞赋训诂必将是:狮子拿捏刺猬,无从下手。

下面是《琼华岛赋》的原始文献,给大家欣赏一下:

郝經瓊華島賦歲癸醜夏經入于燕五月初吉由萬甯故宮登瓊花島徜徉延伫臨風肆矚想見大定之治與有金百年之盛慨然有懷乃作賦焉其辭曰苦矢飛燕遼傾宋奔中夏壯觀萃于金源郁天居之宏麗開陸地之海山忽陵飛而阜走見虎踞與龍蟠建瓴水于河朔浩不知其波瀾沈沈覃覃旋坤轉乾赤城紫府幻出塵環粵惟瓊華之壹島突兀乎其間昆侖之巅海風怒掀劈濤頭而迸落結水面之青蓮岩岩盤盤僵立孱顔嶷如鳌頭冠日觀而卻走伛如鯨背負月窟而橫高寒瑤光樓起金碧鈎連斷霓飲海颉地颃天華陽九州之塵風清雨灑遼海百年之蘊熢湧煙填慶雲佳氣郁郁芊芊時屬清夷天下晏然倒淮南之戈而荊楚帖崩統萬之角而安西安神武不殺而日趨于平泰信誓既結而無事乎開邊明珠白稚不召而麋至蒲梢騄耳無用而複還壹人高拱于其上無所爲而樂穆清之燕大臣優遊于其下無所爲而興禮樂之盛萬物鈞化而無間四海被澤而不偏風俗既厚綱紀日完財不聚而富刑不用而措政不更張而治士不作聰明而賢民日遷善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嶷嶷乎魏孝文骎骎乎漢孝宣宜乎于此樂天下之樂轶邁往而追義軒收萬方之瑰詭盡九土之纖研于青雲之環佩奏鈞天之管弦禦長風于絕頂訪蓬壺之飛仙開八荒之壽域正壹氣之陶甄跻斯民于仁壽而君臣與焉挈斯民于遂樂而君臣享焉涵浸醲郁上格于天舒愉粹暢下達于泉濟濟洋洋殆三十年見始終之全倏九龍之飛去墮神鼎于羽淵宗沈社偾而乃屢遷雖則屢遷竟不能永其傳功如是德如是不克負荷壹舉而棄捐孰爲之司而使之然涸金源于汴蔡臥壹島于蒼煙悲風射關(謂居庸也)枯石荒殘瓊花樹死太液池幹遊子目之而興歎故老思之而淚潸蓋馀恩遺烈膏于骨髓著于肺肝雖死而若生雖亡而若存有與析津同沛箕尾共骞者雖曰假山而實德山也彼虐政虐世昏君暴主以萬人之力肆壹己之欲刳吾乾坤穢吾山川雖曰石山而實血山民欲與之俱亡卒聚而殲旃甯不愧于茲焉

在做辞赋句窦后,《琼华岛赋》华丽转身如下:

琼华岛赋 元·郝经

岁癸丑夏,经入于燕,五月初吉,由万宁故宫登琼花岛。徜徉延伫,临风肆瞩,想见大定之治,与有金百年之盛,慨然有怀,乃作赋焉。其辞曰:

楛矢飞燕,辽倾宋奔,中夏壮观,萃于金源。郁天居之宏丽,开陆地之海山。忽陵飞而阜走,见虎踞与龙蟠。建瓴水于河朔,浩不知其波澜。沉沉覃覃,旋坤转乾,赤城紫府,幻出尘寰。粤惟琼华之一岛,突兀乎其间。昆仑之巅,海风怒掀。劈涛头而迸落,结水面之青莲。岩岩盘盘,僵立孱颜。嶷如鳌头,冠日观而却走;伛如鲸背,负月窟而横高寒。瑶光楼起,金碧钩连;断霓饮海,颉地颃天。华阳九州之尘,风清雨洒;辽海百年之蕴,熢涌烟填。庆云佳气,郁郁芊芊,时属清夷,天下晏然。倒淮南之戈而荆楚帖,崩统万之角而安西安。神武不杀,而日趋于平泰;信誓既结,而无事乎开边。明珠白雉,不召而麋至;蒲梢騄耳,无用而复还。一人高拱于其上,无所为而乐穆清之燕;大臣优游于其下,无所为而兴礼乐之盛。万物钧化而无间,四海被泽而不偏。风俗既厚,纲纪日完。财不聚而富,刑不用而措,政不更张而治,士不作聪明而贤,民日迁善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嶷嶷乎魏孝文,骎骎乎汉孝宣。宜乎于此乐天下之乐,轶迈往而追义轩。收万方之瑰诡,尽九土之纤妍。纡青云之环佩,奏钧天之管弦。御长风于绝顶,访蓬壶之飞仙。开八荒之寿域,正一气之陶甄。跻斯民于仁寿,而君臣与焉;挈斯民于遂乐,而君臣享焉。涵浸醲郁,上格于天;舒愉粹畅,下达于泉。济济洋洋,殆三十年,见始终之全。倏九龙之飞去,堕神鼎于羽渊。宗沉社偾,而乃屡迁。虽则屡迁,竟不能永其传。功如是,德如是,不克负荷,一举而弃捐。孰为之司而使之然?涸金源于汴、蔡,卧一岛于苍烟。悲风射关(谓居庸也),枯石荒残。琼花树死,太液池干。游子目之而兴叹,故老思之而泪潸。盖馀恩遗烈,膏于骨髓,着于肺肝。虽死而若生,虽亡而若存。

有与析津同沛、箕尾共骞者,虽曰假山,而实德山也。彼虐政虐世,昏君暴主,以万人之力,肆一己之欲,刳吾乾坤,秽吾山川,虽曰石山,而实血山。民欲与之俱亡,卒聚而歼旃,宁不愧于兹焉?

第六节  辞赋训诂与辞赋翻译

辞赋是中国的独特的文学艺术样式,来源于中国古代。基于汉字表意的多重性、词汇内涵的时代性、句法变化的复杂性等多种不确定因素,使得辞赋在具有变化多彩的艺术美感,同时具有深奥古涩的文化怪癖。

辞赋翻译是将辞赋文字转译为可理解的文字语言。需要说明的是,此种翻译不仅包括辞赋由古典体式翻译成现代体式,也包括了辞赋文字翻译成外文,比如将辞赋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等外国文字。

关于辞赋翻译,辞赋学者蒋红岩认为:“辞赋翻译是指需要理解辞赋本身内容的情况下,将辞赋文字转译成可理解的语言。目前,辞赋翻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辞赋古今翻译,将深奥的辞赋文字翻译成容易理解的白话文;二是辞赋中外翻译,将辞赋文章内容翻译成外国文字。”

辞赋翻译是当代辞赋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对辞赋文章的完整解读。在辞赋翻译上,著名作家王铁有“古诗今译工程”,他所翻译的《警幻仙子赋》采用了诗的语言,由此翻译出来的文章同样具有诗意般的文学美感。《警幻仙子赋》的成功翻译,为古赋今译提供了崭新的样本。下面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警幻仙子赋》原文:

(1)方离柳坞(wù),(2)乍出花房。(3)但行处,(4)鸟惊庭树;(5)将到时,(6)影度回廊。(7)仙袂乍飘兮,(8)闻麝兰之馥郁;(9)荷衣欲动兮,(10)听环佩之铿锵。(11)靥(yè)笑春桃兮,(12)云堆翠髻;(13)唇绽樱颗兮,(14)榴齿含香。(15)纤腰之楚楚兮,(16)回风舞雪;(17)珠翠之辉辉兮,(18)满额鹅黄。(19)出没花间兮,(20)宜嗔宜喜;(21)徘徊池上兮,(22)若飞若扬。(23)蛾眉欲颦兮,(24)将言而未语;(25) 莲步乍移兮,(26)待止而欲行。(27)羡彼之良质兮,(28)冰清玉润;(29)慕彼之华服兮,(30)闪灼文章。(31)爱彼之貌容兮,(32)香培玉琢;(33)美彼之态度兮,(34)凤翥(zhù)龙翔。(35)其素若何,(36)春梅绽雪。(37)其洁若何,(38)秋菊披霜。(39)其静若何,(40)松生空谷。(41)其艳若何,(42)霞映澄塘。(43)其文若何,(44)龙游曲沼。(45)其神若何,(46)月射寒江。 (47)应惭西子,(48)实愧王嫱。(49)奇矣哉,(50)生于孰地,(51)来自何方?(52)信矣乎,(53)瑶池不二,(54)紫府无双。(55)果何人哉?(56)如斯之美也!

《警幻仙子赋》  王铁译文

(1)就像鸟儿刚刚飞离柳树芳林,(2)又像蝴蝶刚刚飞离花房,香洒全身。(3)美丽的仙子啊,你走到哪里都是风光一片,(4)就连园中的小鸟看见你,都会惊讶你的美丽,离开枝头,跟在你的身后飞鸣殷勤。(5)你轻盈的脚步刚一移动,(6)你苗条的身影,就在九曲回廊上摇曳光临;(7)你宽阔的衣袖刚一飘起,(8)浓郁的兰麝早已芳香沁人;(9)你荷花般的裙裾轻轻移动,(10)早已传来环佩叮咚的一片玉音。(11)脸上的笑靥能和春桃比美,(12)祥云般的发髻,像流淌的小溪垂洒在耳鬓。(13)微笑的玉口和樱桃般大小,(14)石榴般的牙齿,含香红唇。(15)看那妖娆的身段,(16)颤微微的就像雪花飞舞,清风吐波静无尘。(17)和珠玉钗环交相辉映的,(18)在眉毛和额头上,蕴含着鹅黄色的光晕。(19)你在万花丛中时隐时现,(20)生气和高兴,都是一样的美丽动人。(21)你在池边留恋玩赏,(22)风吹衣带,轻飘飘的,美奂美轮。(23)蚕丝般的眉毛将要皱起,(24)想要说话,却欲言又止,始终没有发出声音。(25)莲花般的脚步轻轻抬起,(26)想要停下来却又落在地上向前找寻。(27)我爱慕仙子的优良品质,(28)像冰那样晶莹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清芬。(29)我爱慕仙子的华贵衣裳,(30)闪烁的光彩映衬出灿烂的花纹。(31)我爱慕仙子那倾国倾城的容貌,(32)如同用香料做成了玉石,然后再雕琢出那美得天下难找,地上难寻的玉人。(33)仙子的风姿好有一比啊,(34)就像飞舞的凤凰在空中舒展,又像起舞的神龙在云中歌吟。(35)你的洁白像什么,(36)白梅带雪开在早春。(37)你的清纯像什么,(38)秋菊披霜不染纤尘。(39)你的宁静像什么,(40)幽谷青松自成林。(41)你的艳丽像什么,(42)朝霞映红池塘里的缤纷;(43)你的文雅像什么,(44)长龙在曲池中缓缓悠游的波纹;(45)你的神采像什么,(46)犹如晶莹的江水照着皎洁的月儿画一轮。(47)这样沉鱼落雁的容貌,哪个美人能比得上啊?羞愧了那位浣纱沉鱼的西施女;(48)还有那位远嫁塞北,让空中飞行的大雁看见她,只顾欣赏美丽,忘了扇动翅膀而跌落云头的王昭君。(49)太神奇了,我的仙子啊!(50)你生在何地,(51)来自何方?为何长得这样美丽,这样动人?(52)我相信,(53)就是在天上的瑶池也找不到第二个,那里的仙女,没有你这样举止文雅, 丰姿绝伦。(54)至于在神仙洞府里,你的容貌,更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独一无二,俊俏超群。(55)你究竟是谁啊?我的警幻仙子,(56)如此的美丽——一位举世无双的神仙美人。

辞赋是具有装饰性的古代散文,介于古典诗词与古典文言文之间。作为汉语文学重要的表意文体,除去文章本身华美的外衣之外,还有很多包容不同程度社会内涵、科技内涵、哲史内涵。然而,辞赋的古典生涩不可读性,使其不能有效地为各行各业所服务。基于此,很多文学上的有识之士,将重要的辞赋名篇翻译成现代文,这项内容繁琐而艰巨,将古典文学转译成现代文学,无疑是将古代文化思想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文化意义非常重大。

综上所述,关于古典辞赋的完整解读,在辞赋理论上已经逐步形成链条,具体是:辞赋句窦-->辞赋训诂-->辞赋翻译。从现代白话文直接理解和品味古代辞赋,这无疑是辞赋文化的重大发展。“辞赋翻译”从理论到实践,再反过来促进“辞赋翻译”理论的形成,由此将引起“辞赋翻译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