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通讯开栏语

辞赋欣欣,人才济济。辞赋文化,呈蒸蒸日上之势。

辞赋文化公众号与辞赋文化网,今开《辞赋通讯》栏目,旨在联络感情,沟通信息,繁荣创作,增进友谊。编者、作者、读者尽可在此间徜徉、寄语。编辑部活动告知,各地方辞赋信息,作者感言,读者评议,文字图片短视频,形式多样,长短不拘。欢迎来稿,不胜感激。 

来稿发送至cfwh2007@163.com。(投稿请标明:《辞赋通讯》栏目)


一、10月15日,《新时代中国赋》编委会领导与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领导会见,就《新时代中国赋》创作出版活动开展合作事宜达成共识与合作意向。

横版.jpg

《新时代中国赋》编委会主任闵凡路、编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袁志敏、编委王德艳、办公室主任周守平,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会长孙晓洲、副会长张芹、秘书长宫然参加会见。

闵凡路主任和袁志敏秘书长介绍了《新时代中国赋》文化工程的进展情况,阐明此举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与文学价值,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欢迎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共襄盛举。

孙晓洲会长介绍了研究会近五十年来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高度赞扬《新时代中国赋》创作出版这一文化盛举。研究会希望不仅着力于物质文明建设,也愿参与《新时代中国赋》的创作出版活动,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会见中,大家翻阅了即将出版的《新时代中国赋》四川卷样书,以及浙江卷、广东卷第三稿样本,对《新时代中国赋》创作的成果表示赞赏。

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待进一步商定。


二、在《新时代中国赋》编委会庆祝国庆中秋双节暨闵凡路先生九十一寿辰聚会上,王改正、扈超峰、朱良东先生吟诗贺闵总生日。赵立凡先生也发来贺联。


凤凰台贺闵凡路先生寿序

王改正

不凡之士,必有奇才;盛德之君,必有高寿。景仰闵老,文丈诗家;学养宗师,锦心绣口。大善得报神庥,洁身以迓天佑。金声玉振,文光射斗。椿树馆里,是新时期辞赋渊薮。凤凰台上,聚新时代高朋胜友。歌彭祖长生,举瑶杯侑酒。吾侪恭祝,鹤算春秋;情出于衷,洪福永久。欢呼人瑞,常如红日东升;待到期颐,再聚华台庆寿。惭无彩笔,流水乱弹;一曲巴音,鞠躬拜首。诗曰:

广安门外凤凰台,彩凤和鸣胜友来。

齐赞闵公松鹤寿,皆知闵子圣贤才。

中秋明月杯中满,九秩霜花鬓上开。

玉露丹枫椿树馆,华章赋咏寄情怀。


恭贺闵总九十一岁华诞

扈超峰

赋苑花开灿几枝,峥嵘回望忆迟迟。

小汤初仰雄风在,大纛高擎天下知。

一曲飞天惊世界,三千学子献鸿词。

人逢鲐背精神爽,松柏长春乃我师。

按:闵凡路先生,原新华社副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总编。数年来,闵总高扬辞赋文化大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呕心沥血,玉汝于成。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值闵总九十一岁华诞,谨赋诗以贺。


沁园春·贺闵凡路先生鲐背之寿

朱良东

从新华社到辞赋文化,我与恩师闵凡路先生相交凡27年,承蒙先生多年不弃,始终给予鼓励、支持和教诲!

恩师以一颗文化之心,博爱之情,老骥伏枥之志,鲐背之年仍笔耕不辍,佳作频出。数十年,先生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一座丰碑,因此也成了无数人牵挂、爱戴、敬仰和追随的榜样!

今逢恩师生日,晚生邀松鹤贺寿:祝生日快乐,寿比南山,身体康健,辞赋事业蓬勃发展!词曰:

春秋九一,绛帐传薪,立雪程门。看文坛泰斗,独张赤帜;辞林巨擘,启肇文宸。 定位新风,集结精锐,赋海扬帆有奇勋。倾心血,育千竿翠竹,万仞昆仑。

鸿篇史笔长存,有复兴强音动九阍。赞时代新赋,气吞沧海;百年党史,力转乾坤。鲐背犹耕,文心未老,挥笔仍存撼天魂。松鹤舞,祝松筠永茂,星汉长殷!


祝贺闵老凡路先生,喜度九十一华诞高寿

赵立凡

厚德延龄,萱堂懿范昭千福;

仁心济世,梓里清声颂九如。


三、辽宁省诗词协会成立大会10月10日在辽宁大厦隆重召开,中华诗词协会副会长何江、中国楹联协会副会长何小平、《中华诗词》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卢冷夫应邀出席并讲话。

郭锦华当选为首届理事会会长。鞍山市诗赋协会会长孙春艳当选为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祝永平、副会长王华当选为理事。


横版2.jpg

横版3.jpg


四、湘西名镇浦市行吟(作者:刘慧夫)

横版4.jpg

辰溪塔湾下的辰浦公路桥,于2025年8月28日通车了。秋日闲行,我和辰溪诗协的部分会员们,携一缕清风走访了古镇浦市。浦市临沅江而居,古巷藏幽,旧院凝香,是湘西古镇翘楚。我们观看了青石覆苔,雀梁映古,精艺之痕隐于砖缝的万寿宫;观看了偶立疏帘下,烟雨漫笼,新色缀于秋波的沅江河;观看了古意与生机相融的全镇风景,遂提起微笔抒发闲逸。


(一)诗词联


昔日浦市

商浦千帆渡,桅樯映市声。

盐茶通楚粤,舶火汇霄明。


访浦市晋陕馆

危堞旌旗旧,秦腔绕画梁。

青砖凝楚韵,文脉溯苍茫。


浦市醉楼怀先贤

古镇街头剑作鸣,酣歌酒肆敢骑鲸。

拂尘莫问世人路,一酹诗魂照帝京。


万寿宫高腔叹今

铿锵鼓板滚惊雷,犹见生公意未颓。

休道古音谁理喻,绕梁清越破尘埃。


秋访浦市

闲望沅江水,携秋访巷廊。

堤凭青石静,院把市廛藏。

精艺承今古,凝眸辨雀梁。

疏帘烟雨里,岸浦焕新妆。


沁园春·浦市古镇

沅水汤汤,百座码头,旧巷千年。忆辰河商埠,盐茶聚散;熊家深宅,李院森然。驿道通衢,相连黔蜀,曾送兴隆入楚烟。凭栏处,问残碑断碣,谁忆从前?

欲将文旅开篇,怕古浦街头易改颜。忌策无长计,难留客步;资逢断隙,空负云鞍。古宅兴修,当循旧制,莫使文明付逝川。期来日,待笙箫再起,重谱新传。


题吉家大院联

旧时晋客迁沅,巷弄连衢,曾记当年商贾盛;

故宅门窗镂梦,雀梁传世,犹存往昔匠工精。


题熊家院子联

徽湘合致,并非三进堂前,高墙封火留遗韵;

商贾融文,更有百年宅里,古巷藏珠蕴厚昌。


题浦市古镇万寿宫对联

忆沅水映宫,追范蠡泛湖踪,欲揽湘天千里月;

念商衢通海,效东坡祈岁愿,常滋浦市万家人。


题浦市镇青莲世第联

窗纳江声,溯柳月莲魂,曾携诗韵酬天地;

院迎晓日,传耕耘读志,犹抱初心继圣贤。


题浦市太平老街联

远眺文昌阁,寻黛瓦鼓楼,犹传战国烽烟事;

漫步太平街,赏江亭灯火,再谱旅游盛世篇。


题浦市李家书院联

推轩赏月荷,溯紫阳文脉,曾育湘西俊彦;

拾级登书阁,承白鹿遗风,再培华夏栋梁。


2025年9月20日(星期天),同县诗协部分会员访浦市古镇。


横版5.jpg


(二)湘西浦市赋

沅水汤汤,贯楚塞而通洞庭;酉水泱泱,汇黔川以扼楚川。浦市枕雪峰翠峦,笼五溪烟绵。余探桐木原垅,得旧石器证鸿蒙;觅下湾遗址,见新先民齐聚廛。溯其战国属楚,秦时隶黔,汉属沅陵,梁置卢方,民国辖泸阳,深耕五千年。

商时遗珍,罐釜映陶光熠;沅水古楫,影连巴蜀风卷。汉时伏波征南,筑垒屯兵之功,始成戍守之巘。南宋立军,壁垒环绕。十二城门雄峙,五千甲士威显。土司年纪,烽烟时敛;改土归流,王化渐延。戈矛换耒耜,垒寨成市寰。

明兴洪武,铁业初繁。冶炉夜照,火星迸若星缤;炭窑晨烟,烟气浮如墨皴。三街列肆,货积通岷蜀;四十五巷,客稠若鱼鳞。二十四码头樯桅列,吴舸越舶往来频;十二城门车马云臻,楚商黔宾络绎临。“瞿唐康杨”赀雄一方,“南吉北李”利通四海;钱庄票号连寰宇,“小南京”“金浦市”誉古今。

人文之盛,亦足称永。万寿宫飞檐翘角,萃江右颖;杨公庙画栋雕梁,融楚南景。辰河高腔,唱尽悲欢;傩戏神奇,演遍笑哽。沈公记码头,墨客绘镇影。茶馆说楚汉争,曲巷吟渔樵咏。

民国以降,岁经沧流。抗战避乱,流民逾三千;工商复业,肆铺四百稠。新中国立,气象日遒。化工自兴初建,机器轰鸣彻野;厂区荣至今朝,产品远驰四陬。

古镇焕彩,文保提速。二〇〇九列省保,次年之后晋国辅。下湾遗址入十佳,古建核定文保簿。旧巷新颜,石板连康途;古埠今韵,文旅融画橹。苗颂与沅号合乐,新街辛女相依伫。

名称虽易,文脉未藏。观夫今日,承千载之厚重,启万世之辉光。吾甚忧:商路渐稀,古风渐远;匠艺式微,文脉难扬。民疾民生,犹怀隐怆。愿主政者,护遗产以固邦本,兴实业而惠梓桑。斯使千载文脉,可期永芳。

2004年2月23日,作于辰溪县田湾办事处。


本栏目主编:王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