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通讯开栏语

辞赋欣欣,人才济济。辞赋文化,呈蒸蒸日上之势。

辞赋文化公众号与辞赋文化网,今开《辞赋通讯》栏目,旨在联络感情,沟通信息,繁荣创作,增进友谊。编者、作者、读者尽可在此间徜徉、寄语。编辑部活动告知,各地方辞赋信息,作者感言,读者评议,文字图片短视频,形式多样,长短不拘。欢迎来稿,不胜感激。 

来稿发送至cfwh2007@163.com。(投稿请标明:《辞赋通讯》栏目)


沁园春·"十五五″宏图

闵凡路


北斗垂光,京华擘画,再展鸿猷。看九域腾骧,云衢激荡,千川奔涌,山海清幽。快速发展,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续风流。凭栏处,望重霄舟起,环宇巡游。

十年砥砺未休。新征程、強国志必酬。喜民瘼长怀,福祉频惠,苍生乐业,稻麦丰收。大道康庄,红旗漫卷,信步奇峰最上头。同心干,待明朝举目,大美神州!

2025年10月25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闵凡路,高级编辑。《新时代中国赋》编委会主任。曾任《半月谈》总编辑、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部主任、《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中华辞赋》总编辑。



风好正扬帆

——致贺“十五五”奋进启新程

作者:郭晓勇


十月的风,捎来全会的佳音

复兴征途,再度开启崭新航程

“十四五”挥毫,答卷写满荣光

经济的脉动,科技的翅膀,皆为璀璨序章


以规划为笔,描绘未来经纬

以创新为火,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光芒

以绿色为底,铺展美丽中国的画卷

以民生为基,书写共同富裕的诗行


“两个确立”领航,如罗盘指引方向

穿越惊涛骇浪,步伐更显从容铿锵

改革之钥,开启市场的活力汪洋

开放之窗,拥抱世界的浩瀚气象


城乡共执彩笔,绘就协调发展图景

文脉薪火相传,涌动文化创新波澜

每一寸热土,都深植着希望与期盼


紧握历史主动,汇聚磅礴力量

从今日启航,驶向二〇三五的远方

每一声心跳,都与强国节奏同频激荡


街头巷尾,畅谈着明天的模样

老人安康,青年志向四方

寻常烟火里,浸润着政策的暖阳

平凡岁月中,生长着稳稳的希望

跟党走,复兴路上,我们再扬帆远航

作者简介:郭晓勇,高级记者,诗人。中国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曾任《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辑,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社长。


辞赋家甘光地先生著作《三文慧存》,今年6月由环球出版社出版。

《三文慧存》汇集著名语文高级教师、内江师院文学院特聘教授、诗人、辞赋家甘光地先生数十年“躬耕语文、诠释人文、叩问天文”等“三文”之主要学习研究成果,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叩问天文包括卷一大诞生说,系作者研究中国宇宙起源说的哲学专著,论述宇宙本源本体是道能和宇宙按照道能维度自组织的诞生过程;卷二则是作者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珍贵史料信息。中编赋释人文包括卷三著赋汉安,收录作者创作的现代辞赋约40篇,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三部曲《汉字赋》《中医赋》《大易赋》等有关风景名胜、历史名人、时代风采、校园文化之各种题材,热情讴歌故乡沃土,仰望中华文明星空。创作中实践喻象思维,并努力将文言典故与现代表达融为一炉,绮丽而不奢侈,典雅而不晦涩,通俗而非直白。这些作品大多数在全国报刊上发表或书法镌刻、勒石立碑,并引起内江市内外辞赋家和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卷四收录全国知名辞赋家和众多高校教授、著名学者与文化名人的精彩点评。下编躬耕语文包括卷五说文道文,收录作者从教六十年来在语文教学和科研战线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卷六《内江辞赋刍论》是第一篇全面论述内江一千多年来古今辞赋及其发展特点的论文力作。该书特邀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作序。《赋释人文·序》为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华辞赋》原总编闵凡路先生所作。

作者简介:甘光地,1942年生,四川省荣县人,内江市市中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特聘教授。内江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



图片


《赋释人文》序

闵凡路


甲辰之春,内江辞赋家甘光地先生将他的辞赋集《赋释人文》书稿寄我,约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应允。

内江,古称汉安,位于四川盆地腹地,地处成渝双城之间,地灵人杰,名家辈出。广为人知的国画宗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人民教育家吴玉章,辞赋家魏明伦,都是内江人。甘光地先生生于斯,长于斯,也是内江文化名人。他热爱自己的乡土,引以为豪。他在《内江赋》中如此夸赞故里:“依江而生,朝气勃勃,以江为名,风流翩翩”。“两岸楼树晴岚外,一船诗酒渔歌间。莫非沱水得天独厚,得无江城座地玑璇?”

我与光地相识,是在7年前2017年秋天。《中华辞赋》社在北京小汤山举办首届辞赋高级研讨班。我是讲课老师,光地是学员。给我的印象,他是个腹有诗书,深藏不露,为人谦和的谦谦君子。直到4年前他主编《中华辞赋内江卷》,方晓其学识之深厚。今读其《著赋汉安》书稿,更感佩其文学成就。

甘光地先生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倾心中华传统文化,喜爱诗词歌赋,创作了四十多篇辞赋作品,多篇作品在内江勒石立碑。他的赋题材广泛,既有中华文明经典三部曲,也有江山胜迹,故乡风情,校园文化,人物风采,丰富多姿,有精神,有色彩,有味道,满满的正能量。

光地经过多年酝酿,苦心孤诣创作的《汉字赋》《中医赋》《易经赋》,号称“中华文明经典三部曲”。这三篇大赋,铺采摛文,引经据典,以古鉴今,彰显作者的学识与才华。《汉字赋》有这样的精彩描述:“惟我中华雅字,形音义韵,正道端庄。时差岂万年,一见如故曾相识;穿越数百载,万象重温任徜徉。神奇何在?奥秘焉藏?借我银钩,细数汉字皇皇。”再如《中医赋》:“辨证论治,解析生命之奥秘;明阴洞阳,破译精神之藏象。医易同理,震烁今古;天人合一,阅尽沧桑。”再如《大易赋》:“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 性灵所系;吾与心、心与物,物与天,天与吾具”。“文简易,生变易,非不易,有生于无;数对待,理主宰,气流行,天人合一”及“养三宝之精气神,守一和而天人地。”如此诸多妙笔佳句,尽在甘君三赋中。

“天赐我才何所用,晚来著赋汉安城。”甘光地先生虽年届耄耋,依然保持创作活力,《著赋汉安》,是他多年创作心血的结晶,是他知识学识积累的检阅,是他才华志向风采的张扬。在光地大作付梓出版之际,我在北京遥致贺忱。是为序。

2024年3月19日于北京


礼赞天山刘书环辞赋文学讲座


横版.jpg

礼赞天山·辞赋文学讲座(主讲:刘书环)

2024年12月16日上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自治区艺术创作工作会议精神,繁荣首府辞赋创作,铸牢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由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物局)主办,乌鲁木齐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和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共同承办的“礼赞天山•辞赋讲座”在市图书馆六楼多功能厅召开,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辞赋文化鉴赏课,以此奏响2025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辞赋文化迎春曲。自治区文化市场发展促进会会长支天文,首先宣读了来自全国著名辞赋家及辞赋社团的贺信。著名辞赋家、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闵凡路,上海文艺网、江西省诗词学会辞赋专业委员会、黑龙江辞赋编委会、长青辞赋学会会长钟茂荣、萍乡市辞赋学会及其王轶涛、吴丛军、邓清、邓黎明、王爱国、凌思桃、胡孝存、张吉群,中国辞赋沙龙张秀东、掬心辞赋学院院长张丽珠、天津辞赋学子吴翰水等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贺函。


洞庭赋(作者:刘红科)

夫洞庭者,史称云梦,源溯洪荒。襟怀川泽,乳哺荆湘。育高贤而滋胜地,浮大曜而吐长江。楼铭忧乐,湖鉴兴亡。文脉五千年,煌煌烨烨;烟波八百里,浩浩汤汤。

观夫四季风云,万千气象。春和则鱼戏碧漪,夏雨乃龙腾浊浪。霜凝橘柚,素秋而雁字横霄;霰落蓑篷,玄序则渔舟驻港。天际日沉,水中月漾。霞蒸赤壁,燃荆楚之颊颜;雾障青螺,隐湖湘之髻项。

伊昔湘灵鼓瑟,斑竹凝痕。飞吟一剑,吕祖三巡。诗魂出于秭归,离骚传世;天问吟于云梦,屈子成仁。鲁肃楼台,犹镇洞庭之浪;小乔妆镜,曾窥乱世之云。云梦气蒸,孟襄阳欲济;巴陵酒美,李太白微醺。燕公贬岳而吟,泽浮孤岛;子美凭轩而望,水漫乾坤。于湖诵其琼田玉鉴①,梦得吟之螺黛银盆。

今则力浚洞庭,重挥禹斧。玉镜映天,桑田返浦。渔歌互唱,千帆载月而归;白鹤群栖,万翮衔霞而举。棉云暖于岳荆,稻香漫于湘楚。虹桥饮涧,越云泽而接君山;铁马追风,发粤湘以达鄂武。烹武昌之鲂鱮,煮云梦于鼎鬹;食荆州之鱼糕,饮星沙之清醑。何分楚调湘音,共此烟波一釜。

嗟夫!波凝屈子之魂,浪激弼时之志。烟涛吞吐,长磨日月之轮;螺髻浮沉,永证沧桑之徙。护长江之重镇,泽被神州;擎生态之虹旌,功铭青史。此一湖澄澈,岂惟荆湘之镜?实乃华夏之心也!②


注释:

【1】南宋词人张孝祥,别号于湖居士,其《念奴娇·过洞庭》有“玉鉴琼田三万顷”。

【2】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武汉三镇得以安全度汛。洞庭湖区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在保证生态安全方面的地位不可替代。将洞庭湖提升为“华夏之心”,既呼应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又突出了洞庭湖作为中华文明精神坐标的当代价值,将地域景观升华为民族精神的具象载体。

作者简介:刘红科,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诗词协会诗联学会会长。


本栏目主编:王德艳